何鹤皋
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,过去认为它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临床类型,故有“类风湿性脊柱炎”、“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心型”等名称。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独立性疾病,属结缔组织血清阴性反应性疾病,其组织相容抗原(HLA-B27)的阳性率很高。
该病多发于16-30岁青壮年,很少发生在50岁以上,有家族史,以父系发生较多,男性多于女性,其比例约为7:1。发病早期,病变在骶髂关节和下腰椎时,病人感到腰骶部疼痛、发僵,可有坐骨神经痛和髋部痛。休息时缓解,活动时加重。早晨起床,腰部发僵,活动后稍有缓解。病变发展到胸椎时,可出现背痛和束带样胸痛。颈椎受累则颈部活动受限,最后整个脊椎发生僵直。整个病程发展缓慢,发作和缓解交替进行,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。活动期以疼痛和发僵为主,伴有食欲减退、低热、消瘦、乏力、贫血等全身症状。脊柱完全僵强直后,疼痛也消失。X线检查,骶髂关节的变化最早,呈双侧性,骨疏松,软骨下骨质模糊,关节边缘硬化,关节间隙变窄,软骨下骨质呈锯齿状破坏,晚期脊柱呈“竹节”样强直。
倪立青
对于典型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,一般并不困难,但在临床上每每碰到不典型病例,若加上医师警惕性不高,则极易发生漏诊;另外,某些引起腰背疼痛的疾病,如脊柱、骨盆原发或转移的肿瘤,腰椎间盘突出等,也常易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。如该病早期仅表现为腰骶、下背部疼痛及晨僵,常不引起注意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,有半数病例延至发病3年以后才被确诊为本病。
在临床上,强直性脊柱炎需同类风湿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、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。那末,强直性脊拄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区别呢?
l、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,而类风湿关节炎呈世界性分布。前者有明显的家族史,而后者则不很显著。
2、强直性脊枝炎多见于10-20岁发病,高峰在20-30岁,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,高峰在30-50岁。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,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。
3、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,非对称性,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,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。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,受侵关节呈对称性,大小关节皆可受累,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、掌指关节、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;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髋关节,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。强直性脊柱炎很少侵及颞颌关节,类风湿关节炎有半数以上侵及。
4、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髂关节炎,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。前者可影响全脊柱,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,而后者一般只影响颈椎。
5、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,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。前者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,而后者一般不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病。
6、强直性脊拄炎只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,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、胸膜炎积液和肺纤维化。前者类风湿因子多阴性,而后者多阳性。
7、两病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同,如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50%以上,而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则无效。
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,多在中年以后发病,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患者以老年女性比男性多见。发病的关节多为负重的关节和活动范围较大、活动频繁的关节,如指问、膝、髋、颈椎、腰椎等关节。胸椎和腰椎患了骨关节炎,则腰背部感到酸痛,活动时加重,弯腰受到限制。
脊柱结核患者早期多有消瘦、乏力、食欲下降、盗汗等症状,继而出现疼痛、脊柱强直、肌肉萎缩、肌肉疫挛,部分病人后期因椎体破坏塌陷而产生脊柱后凸畸形,临床上极易与强直性脊柱炎混淆。脊柱结核严重时,可引起下肢瘫痪及神经异常,X线可见以椎体破坏为主,椎间隙变窄,在短期内椎体可发生楔形改变,但不出现广泛的韧带钙化。骶髂关节多不受累,若合并骶髂关节结核,则病变常累及单个关节,x线改变为关节面有囊性骨质破坏,而软骨下骨硬化不明显。B超检查可较准确地诊断有无脓肿及其大小、形态等关系。
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多由外伤或运动引起。通常疼痛为放射性,以骶髂关节处最严重,无肌肉痉挛,若有也很轻微,脊柱运动功能良好,血沉、C反应蛋白正常,X线检查无异常。
杨虎天
对强直性脊柱的自我保健内容包括正确择医,正确用药和正确对待病程及治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;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养成日常饮食起居、工作生活、休息睡眠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。而且特别需注意锻炼,临床经验证明,对于医治强直性脊柱炎,积极、合理的体育锻炼,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医疗还重要。现就该病平时应注意的事,特别是患者的一些基本运动作一介绍。
一、充分重视机体调节能力
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都有天然防御和抵抗能力,例如:流泪可以清洁眼睛;咳嗽能清除肺中的炎症分泌物。同样当关节炎症或损伤时,当超过其所能承担的运动负荷时,便会发出疼痛的讯号,使病人避免过度运动,关节因此得以保护。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,如果活动后晨僵减轻,疼痛没有加重,提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。反之,如果活动后疼痛或不适持续加重,则应当减少活动,增加休息。因此,如果关节疼痛不很严重而可以忍受,建议病人尽量不要使用止痛药物,以免掩盖了疼痛给机体的警告。
二、运动和休息的关系
俗话说“生命在于运动”。运动的好处很多是药物所难以达到的。
1、运动使骨骼更加强壮,使身体更多的钙质沉积于骨骼,使骨骼更加坚固,增强机体的支持能力。
2、运动促进肌肉代谢,使之更加有力。同时肌肉和韧带也得到加强,有助于关节的稳定性。
3、运动能调节心理平衡,消除焦虑和忧虑。当然,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使原已有病的关节损伤加重。因此,“恰如其分”实为重要。
三、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
保持躯体的正确姿势和活动性,患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防止驼背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。驼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,缓慢得难以使人觉察,因此注意日常躯体姿态,以保持良好姿势极为重要。要经常想到保持躯体挺直,不论行、坐、站、卧都应记住躯体挺直。坐直靠背椅,不要坐沙发,不要坐过软过低的椅子,尤其应避免坐躺椅。应坚持睡硬板床,不用枕头或用薄枕头,有助于保证躯体平直,仰卧姿势较侧卧为好。对于早期患者,每日两次俯卧,每次坚持半小时,对减缓躯干屈曲有帮助。站立,平时可足跟着墙,双膝伸直,肩、背靠墙,双目平视,患者头枕部常不能触墙壁,应尽量向后靠,坚持5秒钟,放松再做几次。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,对脊柱及四肢关节均有益,因此对掌握游泳的病人,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运动,但应避免水温过低。
强直性脊柱炎保健运动的几种方式
一、床上伸展运动
早晨醒来,采用仰卧位,双臂上伸过头,向手指,脚趾两个方向伸展,伸展满意后,放松;伸展双腿,足跟下伸,足背向膝方向屈,至满意后放松。可反复做几回。
二、膝胸运动
仰卧位,双足着床板,屈膝;抬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,双手抱膝拉向胸前,到满意为止,回原双足位置,另膝作上述运动。双膝各重复2-3次,放松;做双手抱双膝运动2-3次,至僵硬消失为止。
三、猫背运动
趴跪如猫状,低头尽量放松,同时拱背如弓形,直到拉伸满意为止;回复原位后,塌背仰头抬臀,尽量拉伸至满意为止。
四、腹部运动
目的在于伸张腹部肌肉,改善肌力并保持躯干平直姿势。仰卧位,屈膝,双足着地,双臂置身旁:头及双肩一起慢慢抬高,以至双手触膝;坚持5秒钟,回复至原位,以上动作重复5次。
五、转体运动
取坐位,屈臂平举,双手交叉,转体向右,目视右肘,坚持5秒钟后复原。每侧重复5次。
六、转颈运动
坐位双足着地,头向左转或向右转。并注视同侧肩部,再复原,每侧重复5次。同样可采取颈前屈,下颌尽量向胸靠,复原;仰头尽量向后,复原,每个方向重复5次。
七、扩胸运动
目的是伸展上胸、肩部肌肉以维持或改善胸、背姿态。双足与肩等宽面对墙角而站,双手平肩支两面墙上,行深呼。双肩向前并伸展头及上背,坚持5秒钟,恢复原位,重复5次。
鲍春德
虽然强直性脊柱炎(AS)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,但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深化,诊断及治疗水平的提高,其预后已有很大改观。
治疗目标:(1)控制炎症,缓解症状;(2)防止脊柱关节畸形。
治疗方法:包括两个方面,即理疗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。
一、理疗及运动锻炼
理疗是应用电、光、声、磁、热等物理因子治疗疾病的方法。常用的方法有,磁疗、音频治疗、短波、及热疗等。理疗应在有经验的理疗师指导下进行。运动锻炼对AS思考十分重要,它不但可延缓疾病的进展,而且能改善呼吸功能,防止肌肉萎缩,维持骨密度和强度,防止骨质疏松。因此AS思者应坚持不懈地进行运动锻炼,切忌怕痛而采取少动甚至不动的方法。至于运动方法已有前文专家详谈,就不展开了。
二、药物治疗
药物治疗可较快地控制病人的症状,消除炎症,缓解病情,使病人能更好地进行运动锻炼,但药物治疗可能会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反应。因此病人应了解自己所服药物的作用和可能发生的副作用。目前常用的治疗AS的药物有非团体类消炎镇痛药物,慢性作用药物及糖皮质激素。
(一)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
这类药物起效较快,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疼痛,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。常用的品种有双氮酚酸钠、舒林酸、布洛芬等,它们常见的副作用为消化道不良反应。有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史的病人应慎用这些药物,必要时合用胃粘膜保护剂。最近上市的有选择性的环氧化酶II抑制剂莫比可、怕美力对消化道的安全性较高。
(二)慢性作用药物
常用的有柳氮磺胺吡啶、甲氨喋呤等。这类药物起效较慢,需用药3个月左右才发生作用,所以称之为慢性作用药物。应用这些药物治疗AS,有可能减缓或阻止病情的发展。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较多,除了消化道反应外,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、皮疹等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,对磺胺药过敏者,禁用柳氮磺胺吡啶。
(三)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AS的一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消炎、镇痛作用,但由于其不能控制AS的病情发展,且有较多的副作用,应不作为治疗AS的首选药物。对有下列情况的AS患者,可适当应用之。
张之澧
强直性脊柱炎,中医认为属痹病范畴,又称谓骨痹。病与腰虚有密切联系。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肾亏虚,肾阳不足于先,风寒湿诸邪侵袭于后,内外合痹阻于督脉。临床常常根据病因病机,以肾精亏虚、瘀阻督脉和肾阳不足、寒湿瘀阻两种证型为多见。
肾精亏虚,癌阻督脉,其症状多见颈项、腰脊强直痛,甚则不能俯仰转侧,以及髋、膝关节疼痛,早晨休息后加重,活动后减轻,伴头晕、耳鸣、形体消瘦、质暗或有瘀斑、瘀点,苔薄白或少津,脉沉细。治疗则为滋阴补肾,化瘀通络,如生熟地、川断肉、狗脊、牛膝、金雀根、虎杖、丹参、辊子、威灵仙、延胡、蜈蚣、乌梢蛇等。
肾阳不足,寒湿瘀阻,其症见颈项、腰脊僵硬疼痛仰转侧困难,骶髂、髋、膝关节疼痛或肿痛,晨间或息后症状更严重,活动过后症状减轻,并且关节局部热痛减,遇寒痛增,还伴有形寒怕冷,手足欠温,舌质暗淡,或有瘀斑、瘀点,苦薄白,脉弦细。治疗法贝温阳补肾,祛寒化瘀,如制附块、桂枝、补骨脂、枸杞、灸山甲、丹参、红花、虎杖、石楠叶、祁蛇等。
治疗本病应温阳补肾于先,祛邪通闭于后,而化瘀,络则应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。俟病情控制稳定,可用中成药以巩固疗效,如追风透骨丸、风湿液等。肾虚者附桂骨痛片等,根据患者寒热虚实辨证运用。
蔡铁勇
青少年有腰痛症状较少见,即使有,也多为短期性,目倘若慢性发作,则应重视。一病人,年约20岁,三、四位亲人相伴。病人主诉腰痛,现已持续半年有余,逐渐发展至下背部、腰部僵硬不适,活动受限,多处求医诊治,均未能明确诊断。虽服用多种药物,但无明显效果。笔者检查该青年,发现他比较瘦弱,在胸椎下部及腰椎处已见有肥大,前后及侧向弯腰已经受限。据家人介绍说,病人已被多家医院先后诊断为腰肌劳损、骶筋膜炎、肥大性脊柱炎等。
[点评:青少年持续性腰痛,同时伴有僵硬、活动受限,此时应该想到强立性脊柱炎的可能。这种病可以导致整条脊柱的强直固定,引起驼背,是一种可以致残的疾病。早期时由于症状不典型,很容易误诊,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。现认为,对早期诊断最有帮助的是对两侧骶髂关节作CT、核磁共振检查。当然,病情发展到后来,普通的X线片也能显示。]
该青年过去做过腰椎的X线、CT摄片,但未做过骶髂关节的CT检查。3天后,CT检查显示,骶髂关节面模糊,关节间隙部分狭窄,符合骶髂关节炎表现。骶髂关节炎对强直性脊柱炎来说,是一个必有的特殊表现,百分之百的病人都有一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。
[点评:诊断强立性脊柱炎首先应符合x线证实存在骶髂关节炎这个条件,并具有下述表明的其中一项。1、腰椎前弯、侧弯、后伸三个方向运动受限;2、腰背疼痛和过去有疼痛史;3、胸廓扩展小于2.5厘米。可见诊断该病时必须首先诊断是否存在骶髂关节炎。]
病人家属问及,有些医务人员曾说病人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。他们回忆起,病人的膝关节也确实肿痛过,不知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关是否一回事,两者会互相转变吗?治疗上有什么不同吗?
[点评: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。概要地说,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年轻男性,家族史比较明显,与一种称为B27的白细胞血型有密切关系。它以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为主,即使影响到四肢关节,也以下肢大关节为主,类风湿因子阴性,骨性强直是重要特征。而类风关在各年龄人群中均可发生,中年女性为多,以四肢小关节为主,上肢多于下肢,侵蚀破坏是重要特征。]
正当向病人及家属分析病情的时候,外面又进来了一位病人。这是一位老病人,只见他佝偻着腰,行走十分吃力。医生介绍说,这位病人现50岁,20岁时发病,4年中未获确诊。由于治疗不规则,开始腰背强直,以后向颈部发展,以致颈部无法转动和上下活动。虽然这些年来治疗得比较正规,病情已不再发展,但是已经强直的脊柱是无法改变了。所以说,对于该病来说,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早期识别,及时进行正规治疗,防止变形。
[点评: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发展大多缓慢,逐渐强直,先为骶髂关节,后至腰椎、胸推,最后累及颈椎,部分病人以后还可影响到碗关节,大致呈现上行性的趋势。最理想的治疗阶段应是仅局限在骶髂关节或腰椎病变的时候。]
看到年轻小伙子及其家人焦急的神色,我赶快安慰他们不要着急,因为小伙子的疾病尚不到晚期,只要治疗得当,不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。今后可以照常读书、工作、恋爱、结婚和生育孩子。平时除服药之外,还需注意不要过分劳累,活动量不可一下子很大,注意保暖,至于饮食方面倒没有十分讲究,不需要忌口的。